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 |《外语电化教学》2019年第5期优秀论文推荐

提示:点击上方"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免费关注哦

来源:外语电化教学,欢迎关注期刊投稿

 

目 录

新文科建设专栏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

姜智彬   王会花

回归与创新:《国标》视野下高校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体系构建

王  卓

同伴批改写作教学研究

The Learning Science of Multi-Peer Feedback for EFL Students

Christian D. Schunn,Yong Wu

基于三个技术平台的自我调节性写作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张福慧   李文滔   龙宓吟  高瑛


外语教育技术研究

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

陈冬纯   武敏

国内慕课建设评议——兼论外语类课程的慕课适用性


韩艳辉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基础英语听说”课程为例

张欢瑞   张文霞   杨芳

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数字化研究

张轶斌

SPOC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学术写作课堂中的促学效果研究


郑咏滟

翻译学研究

政治语篇科技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平行语料库

陈国兴   菅爱丽

论域依赖的认知翻译教学模式——以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为示例

谭业升

译者个人知识管理(PKM)在专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信息搜索与管理的教学设计

赵政廷

外语教学研究

基于语言大数据挖掘的电商英汉评价话语情感分析

邵珊珊   王立非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人文阅读障碍研究

赵旭   王建武   李孟华

大数据与大学外语教学的融合应用——CET6成绩预测与实证

郑维勇   姚涓涓


 

优 秀 论 文 推 荐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

——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


姜智彬   王会花


       新时代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用战略创新思维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外语人才。这也是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推进外语学科内涵式建设与发展的必由路径。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战略核心,以"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为战略支柱,以信息技术的整合为战略加速器提升学习成效,并以战略保障机制推动实现各战略要素之间的协同契合。文章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个案,分析了其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的战略创新实践,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坚实的"多语种+"人文素养,打造立体的"区域国别+"综合能力,发展精湛的"交叉复合+"专业能力,整合信息技术走向"语言科技"等五个战略要素的主要内涵及其创新路径。外语人才培养需要以学生的长期和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持续改善,从而稳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回归与创新:《国标》视野下高校英语专业

外国文学课程体系构建


王  卓


        我国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情况与英语专业定位的不断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把英语专业作为工具型专业的背景下,"无用"的文学课进入了边缘地带,而这样的课程体系与"新文科"建设和《国标》精神都背道而驰,人才培养很难满足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明确英语专业人文性定位,重构英语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体系成为英语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The Learning Science of Multi-Peer Feedback for EFL Students


Christian D. Schunn,Yong Wu


Peer feedback is found to positively influence student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Despite concerns from learners and teachers, it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successfully in ESL and EFL writing classrooms. To help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peer feedback,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heory based on the learning sciences for why all students, even beginning EFL students, can meaningfully participate in peer feedback.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feedback that is carefully structured for maximal impact. Further, it introduces the idea of the Persuasive Zone of Competenc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sufficiently competent to address performance problems among their peers, and multi-peer feedback tends to be especially persuasive. We conclude with suggestions for how to maximize the learning potentials in peer feedback in EFL/ESL writing classrooms.

基于三个技术平台的自我调节性

写作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张福慧   李文滔   龙宓吟   高瑛


       新的网络技术可为写作学习提供量化操练和个体化反馈的机会,但其自我调节性学习效果亟待比较分析。该研究对比分析了68名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三个网络平台的自我调节性写作学习效果的异同:Peerceptiv在线同伴互评平台、 QQ写作互评平台和iWrite写作自动评改平台。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三个不同平台提交和评改同一份写作作业,随后又相继使用其他两个平台提交另外两份作业。学习效果使用写作成绩提高程度、写作修改幅度、写作体验的问卷相互佐证。结果显示, Peerceptiv组学生写作分数提高幅度最大, QQ组其次, iWrite组平均分值也有提升,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eerceptiv组学生在内容层面修改幅度最大, iWrite组在语言层面修改幅度最大。学生最偏向使用Peerceptiv, iWrite其次, QQ平台再次之。结合对学生写作评改行为和写作体验的分析,该研究建议先使用Peerceptiv协助修改写作内容,再使用iWrite协助修改语言,进而实现最大化技术促进自我调节性写作的学习效果。

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


陈冬纯   武敏


       自"金课"概念被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金课"建设的热潮,教育部启动了"双万""金课"建设计划。但要将"金课"内涵贯彻到"金课"建设中,需要在学科视野中对"金课"的质量体系加以深入探讨。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金课"的深刻内涵和建设初衷,指出构建静态的"金课程"质量标准和动态的"金课堂"评价标准是确保"金课"建设的重要保障。此外,文章基于课程论视角,综合文献研究和调研结果,构建了大学英语"金课程"和"金课堂"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期将"金课""两性一度"的质量标准融合到大学英语"金课"质量体系中,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国内慕课建设评议

——兼论外语类课程的慕课适用性


韩艳辉


        国内慕课建设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选背后出现的问题愈加引发关注。文章首先辨析了在线教育领域容易出现混淆的几个重要概念,探讨了慕课建设"头重脚轻"的现象,分析了面授思维的惯性对慕课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意识与能力缺失的问题。其次,对侧重技能训练的外语类课程是否适合慕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要充分吸收过去远程开放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审慎地推进慕课建设,争取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慕课之路。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英语

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

——以“基础英语听说”课程为例


张欢瑞   张文霞   杨芳


       文章以清华大学2017—2018学年度秋季学期"基础英语听说"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测试、课堂观察、反思日志以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英语学习者更偏向于使用直接策略。具体而言,其使用补偿策略、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频率相对更高;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策略使用有所不同,高、中、低水平的学习者最常使用的策略分别是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此外,英语水平、学科专业、家庭因素、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对策略产生潜在影响。文章对于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数字化研究


张轶斌


       本文基于思维可视化角度,以上海开放大学英语在线课程教学设计为例,借助Learning Designer开源软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思维过程进行了数字化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学习和实践提升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记录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数字化分析、分享和反思。希望该研究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数字化记录、分享和反思,从而构建合作共享的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

SPOC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学术写作课堂中的

促学效果研究


郑咏滟


       该研究基于"英语学术论文写作"SPOC混合式课程,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学生在学术写作知识观和体裁意识方面的转变,以此考察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如何推进深度学习。结果表明,通过参与一系列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学生逐渐转向社会建构知识观,也意识到体裁是在写作实践中进行社会建构。最后提出推进外语类混合式课程教学结构变革的若干建议,以期为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政治语篇科技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研究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平行语料库


陈国兴   菅爱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多处采用了科技隐喻来阐明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文章通过自建小型汉英平行语料库,梳理了科技隐喻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特征及应用特点,分析了科技隐喻的人文性和工作机制,并以该著作及其英文版的科技类喻体词为语料,探讨了科技隐喻的英译策略。

论域依赖的认知翻译教学模式

——以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为示例


谭业升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翻译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材研发、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阻碍本科翻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桎梏。课程体系建设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核心。文章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翻译学角度提出了域依赖的认知翻译教学模式的构想,主张基于专业问题域、兴趣域、职场需求域、翻译工作知识域的划分重置教学主线,建设域依赖的课程体系,融入新型的翻转课堂模式和机器翻译/机辅翻译技术,为改变翻译课程各自为政、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为培养符合职场需求、具有跨域变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翻译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文章以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专业教学实验设计为例,说明了域依赖认知翻译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译者个人知识管理(PKM)在专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信息搜索与管理的教学设计


赵政廷


       背景知识一直是各类译者能力模型中重要的组成模块。译者在大数据时代并不缺乏信息查证工具,但面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利文献翻译,查证得来的碎片化信息难以形成体系,无法帮助译者克服翻译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现有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并结合信息时代的翻译技术,提出PKM教学法,以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高效、合理地获取和内化背景知识。

基于语言大数据挖掘的电商英汉评价话语情感分析


邵珊珊   王立非


该研究利用Python语言和深度学习的方法挖掘数据,建立情感倾向模型,对中美知名电商评价话语进行情感分析。研究发现:①京东和淘宝消费者对四类最畅销商品的中文鉴赏类评价语远高于"情感"和"判断"类评价语,中文正面评价语总体多于负面评价语,正面鉴赏评价语显著多于负面鉴赏评价语;②英文正面评价语也多于负面评价语,负面判断评价语多于正面,但无显著差异。负面评价语的高频词汇不如中文丰富;③中英直接对应的负面鉴赏评价语较少,中文评价语中没有直接与价格相关的评价。英文评价语句长超过中文,但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旨在促进跨语言大数据情感分析研究和商务英语教学,特别是跨境电商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旨在对跨境电商了解产品和服务满意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人文阅读障碍研究


赵旭   王建武   李孟华


人文阅读对于培养学习者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关于大学生英语人文阅读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因此,文章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调查了西安高校52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人文阅读现状,分析了影响其英语人文阅读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培养具有乐观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大数据与大学外语教学的融合应用

——CET6成绩预测与实证


郑维勇   姚涓涓


       文章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案例,介绍了如何将大数据与大学外语教学相结合并具体应用于大学英语六级教学中,以帮助外语教师实施精准化教学及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测试表现。文章阐述了大数据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大数据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至本刊网站,获取往期目录和文章!

精彩推文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